“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

来源:语文精选馆 2.51W

问题详情: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地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回答】

解析:所引诗句均出自李白的诗。前诗状写少儿时期对明月的感受,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后诗状写的是诗人面对明月油然而生的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传达出成年人内心的忧虑与沉重。两诗都是诗人主观意识对明月的反映与思索,故选项①符合题意;受诗人不同时期主体因素的影响,对明月的理解不同,产生的认识也不一样,这体现了选项②;选项③错误,认识对象(明月)不具有能动的反映特*;艺术创作中对认识对象的原貌可以突破和超越,但不能完全摆脱,选项④错误。*为A。

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把握思维的奥妙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