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相连,...

来源:语文精选馆 2.88W

问题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相连,...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相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约350公顷,其中水域占40%。目前,它是海淀区最后一块天然湿地,面积约1.3平方千米,据粗略统计,有水生草本植物36种,湿地草丛植物36种,两栖爬行类动物12种,鸟类38种,兽类1种。

材料二 圆明园防渗工程(即湖底铺设防渗膜)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争议。国家环保总局的报告书称:圆明园防渗工程没有依法进行环境评估,原工程方案存在严重缺陷。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是什么?

(2)从生态意义的角度分析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得失。

(3)圆明园当初属于湿地。支持方认为如今早已不是湿地了,请你由此分析我国湿地减少的原因。

【回答】

 (1)自然因素:华北平原降水较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人为因素: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加之首都经济发达,工业生产用水量大,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2)防渗工程虽满足了圆明园“水”的存在,美化了圆明园的水境,也可以由此带来旅游方面的经济效益。但是,圆明园防渗工程破坏了这里原始的生态环境,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而且防渗膜对水域环境、湿地土壤还带来了塑料污染。

(3)自然因素: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

人为因素:土壤侵蚀,导致入河泥沙量大增;环境污染,造成入河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人为加速营养化过程;围湖、围海造田,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大量引水灌溉和河流的截流改向,使水量减少。

知识点:区域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

题型:综合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