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一文,完成15—17题。(10分)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

来源:语文精选馆 7.7K

问题详情:

阅读《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一文,完成15—17题。(10分)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

阅读《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被各大媒体采访,被央视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被陈光标隔空喊话要赠与豪宅等,莫言烦恼强势袭来,因疲于采访无奈下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②莫言称遭遇幸福烦恼,并非其在矫揉造作。当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幸福是什么?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有标准*。获大奖后遭遇烦恼被“骚扰”,莫言既幸福又不幸福,是真实而又真诚的反应。

③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五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④你幸福吗?其实*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因此,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

⑤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

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6.文章第③段划线句中*岛人和孟加拉人的例子是否可以删掉一个?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班上小芳同学成绩不错,但常因家庭条件不好而苦恼。学习了本文后,请你运用文中的幸福观,对小芳加以劝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

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或:感知幸福的过程,是可以调节的;或: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3分)

不能(1分),两个例子各是从富人和穷人两个不同层面来*(1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这个观点(1分)。

称呼、劝说理由,语言表述连贯、得体。(4分)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