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来源:语文精选馆 2.31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水龙吟秋兴 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水龙吟 秋兴  吴则礼

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鸡黍,浊醪催贳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

注释:①贳:读shì ,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 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载, 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1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B.“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

C.“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 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

D.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诗人人生悲叹。其与宋·*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尽管手法一致,情感并不相同。

E.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雨后澄*,云水萦舍,月下*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

18.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

【回答】

17.BD

18.(6分)这一句用虚实结合、对比、衬托(2分)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与下文实写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表达了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这是考查对诗歌语言以及技巧的分析。B“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D项“牛山底事,强成沾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人生悲叹。宋·*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感慨岁月流逝,人生易老,所以相同。

【评分标准】答对一项得2分,*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技巧。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解答本题,应先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辨析。本题的BD两项都是对词下阕最后三句的分析,“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把茱萸细看”,这是人物的动作,属于细节描写,从这一动作中可以看出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牛山底事,强成沾洒”,这是用典,也是表达时光易逝的悲叹,这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用典故中的情感一致。

18.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一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这一句”。这是考查诗歌的炼句技巧。通过上阕的“羁孤”可以判断出是思乡,“要欹眠”就是睡着了,就有后面的梦境之景。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而下文醒来后眼前却是孤身一人,漂泊在外,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虚实结合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用梦境的家人团圆来衬托现实中的孤独。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炼句类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其中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颠倒。比如本题中,可以先明确手法,“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运用了想象——明确手法;然后解说诗意,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解说诗意;分析手法效果——与下文醒来后的孤独、漂泊形成对比;分析表情效果——表现了词人……的情感。

知识点:

题型:语言表达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