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

来源:语文精选馆 3.05W

问题详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初春景象,渲染了黯淡凄楚的氛围,为后面抒发作者的情感奠定了基调。

B.“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除了暗示王昌龄左迁的时令,也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C.“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把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寄托于明月,把抽象的愁心寄予在具体的事物中,使明月人格化,全诗选用多个意象,运用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朦胧的意境。

D.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的同情、牵挂与思念之情。

(2)(2019·淮安)本诗首句写“杨花”和“子规”,有哪些作用?

(3)(2019·淮安)《唐宋诗醇》评价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天际流”有“语近情遥”之妙,本诗三、四句也有这样的特点,请谈谈你的理解。

【回答】

(1)A 解析: A项中“初春景象”的说法错误。从诗句中“杨花落尽”这一意象可以看出诗歌首句描绘的是暮春景象,而不是初春景象。

(2)“杨花落尽子规啼”,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融情入景,表达诗人的关切和同情。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

解析: 本诗首句用的是比兴手法,“杨花”(柳絮)既是写景,又点了时令(农历二三月出现),流露了诗人的飘零之感;“子规”使人想到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常叫着“不如归去”,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恨。其次,可从结构上分析这两个意象与题目及下句的关系。

(3)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同情,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还有一路前行的一片安慰深情。

解析: 这两句诗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据此分析诗人情感即可。

知识点: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