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华裔物理学家王中林和其博士生宋金会成功地在纳米(十亿分之一米)尺度下将机械...

来源:语文精选馆 1.4W

问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材料一华裔物理学家王中林和其博士生宋金会成功地在纳米(十亿分之一米)尺度下将机械...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华裔物理学家王中林和其博士生宋金会成功地在纳米(十亿分之一米)尺度下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纳米发电机。这一最新成果开启了纳米科学和技术的新篇章。 

 近十年来,纳米科学界对纳米材料合成和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尺寸微小、功耗低、反应灵敏的纳米器件和纳米机器人,一直是纳米学术界的前沿,因为它们可以完成微观医疗以及遥感等普通人力难以启及的使命。但对于全球众多的研究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不管纳米器械做到多小,仍然不得不依赖庞大的外接电源。如果真正让这些微小器件工作起来,保持纳米系统微小而且体内可植入等特*,小型化的供电系统必不可少。只有实现了自带电源的纳米器件才可视为真正的纳米系统,也才能在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王中林和宋金会巧妙地利用竖直结构的氧化锌纳米线的独特*质,在原子力显微镜的帮助下,研制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世界上最小的发电装置---纳米发电机。他们充分利用了氧化锌纳米线的半导体*能和压电效应: 通过外界环境震动,无论是超声波,还是人的行走、潮汐的运动,甚至心脏跳动(如果被植入人体内部的话),使得纳米线因机械运动所产生的动能传导,而产生微小的共振、摆动、变形,从而在表面积累起电荷,再由纳米线所附着的电极板输出电流,从而完美地实现纳米尺度的发电功能。据测算,当时这一纳米发电机竟然能达到17%~30%的发电效率,为自发电的纳米器件奠定了物理基础。

王中林教授早在七年前就敏锐地认识到氧化锌具有独特的半导体、光学和生物特*等其他纳米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带领科研小组,一直致力于以氧化锌为基础的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2001年,他们首次合成氧化锌半导体纳米带,这一重大科研成果震动了整个纳米学界。

王中林团队的科研成果表明,纳米发电机的发明势必是纳米科技界的重大科研里程碑,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取材于《纳米发电机问世》)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方兴未艾:艾,读作“yì”,为“停止”之意。

B.“难以启及”“潮汐”“附着”三词书写都正确。

C.电荷:“荷”字与“荷*实*”中的“荷”同音。            

D.震动:意为“使人心不平静”,可与“振动”替换。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纳米发电机”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次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       

B. 具有功耗低、反应灵敏等特点。

C. 能为纳米器械工作提供电源保障。       

D. 在科技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根据“材料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纳米发电机实现发电所需条件的一项是(3分)

A.机械运动                        B.氧化锌纳米线

C.原子力显微镜                    D.电极板

【回答】

1.C。【解析】A项“艾”读作“ài”;B项应为“难以企及”;D项“震动”不能与“振动”替换。

2.C。【解析】A项原文为“首次”“相互转换”表述错误;B项“具有功耗低、反应灵敏等特点”的是纳米器件而非纳米发电机;D项应为“在纳米科技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 C。【解析】“原子力显微镜”是实验所需条件,而非“纳米发电机实现发电所需条件”。

知识点:科普类文本阅读 社科类文本阅读

题型:现代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