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元,字苟仁。年十九,以善*称。神中,为虎贲中郎将,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中。...

来源:语文精选馆 2.93W

问题详情:

尉元,字苟仁。年十九,以善*称。神中,为虎贲中郎将,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中。...

尉元,字苟仁。年十九,以善*称。神中,为虎贲中郎将,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中。从幸海隅,赐爵富城男,加宁远将*。

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内附,请师救援。显祖以元为使持节与城阳公孔伯恭赴之。申纂诈降,元知非诚款,外示容纳,而密备焉。元遂长驱而进,贼将周凯望声遁走。彧[注]遣将张永、沈攸之等率众讨安都,屯于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监王穆之领卒五千,守辎重于武原。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乃命薛安都与李璨等固守,身率精锐,扬兵于外,分兵击吕梁,绝其粮运。永势挫力屈,元乘胜围之,攻其南门,永遂捐城夜遁。伯恭、安都秉势追击,时大雨雪.泗水*合,永弃船而走。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粱之东。

是时徐州妖人假姓司马,自称晋王,扇惑百姓。元遣将追斩之。延兴元年。假元淮阳王。元表:“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南济*郡睢陵县人赵怜等辞称念祖善于绥抚,清身洁己,请乞念祖为睢陵令。若得其人,必能招集离叛,成立一县。”显祖诏曰:“民情如此,可听如请。”元好申下人之善,皆此类也。太和初,出为镇西大将*,甚得夷民之心。三年进爵淮阳王,以旧老见礼,听乘步挽,杖于朝。

其年,频表以老乞身。元诣阙谢老,引见于庭,命升殿劳宴,赐玄冠素服。又诏曰:“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重。”高祖再拜三老,亲袒割牲,执爵而馈。十七年七月,元疾笃,高祖亲幸省疾。八月,元薨。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

[注]彧:即刘彧,南朝宋第七位皇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B. 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C. 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D. 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祖,庙号。一般用于王朝最初建立者,也可用于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

B. 爵,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设有公、侯、伯、男四等爵位。

C. 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它与“乞骸骨”意思相同。

D. 三老,古代一种荣誉职位。相传统治者设三老、五更各一人,以父兄之礼尊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尉元作战身先士卒。*张永时,他命薛安都与李璨等人坚守,自己亲率精兵,攻打吕、梁,后又乘胜追击张永,使其弃船逃跑。

B. 尉元富有*事谋略。开赴徐州期间,他知道申纂并不是诚心投降,就表面上表示接纳,暗中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C. 尉元从政很有手腕。他发现假托姓司马的妖人自称晋王来蛊惑百姓,就果断派人杀死他;他任镇西大将*时,治理很合夷人心意。

D. 尉元深受皇帝敬重。他因功绩大受到皇帝礼遇,不仅赐予他乘车入朝,拄拐杖在朝堂行走的权力,还赐给他帽子和衣服,尊称其为三老。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

(2)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梁之东。

14. 尉元认可韩念祖可以做睢陵县令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回答】

10. B    11. B    12. A   

13. (1)尉元认为张永仍然占据险要的地形,攻守形势相差很远,害怕损伤士兵。

(2)尉元预计到张永一定会逃跑,就在他逃跑的道路上拦截,从南北两边奋力攻打,在吕梁的东边**打败了张永。   

14. 善于绥抚(善于安抚百姓);清身洁己(为官清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初”是刚刚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表示时间,修饰“到任”,不应该断开,排除A项、D项。

“抚绥”,安抚,安定,主语应该为“令”,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

句意:淮阳郡上党县县令韩念祖开始到任时候,过去的百姓都叛逃到南方,完全没有一个人。县令安抚招集百姓,爱民如子,从南方来的百姓费系先等先后归顺,民众增加到两百多。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公、侯、伯、男四等爵位”错误,应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

A项,“使其弃船逃跑”分析错误。从文中“伯恭、安都乘势追击,时大雨雪,泗水*合,永弃船而走”的信息来看,张永最后弃船逃跑是因为伯恭、安都乘势追击。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1)“以”,认为;“据”,占据;“险要”,险要的地形(形容词作名词);“势”,形势;“惧”,害怕。(2)“豫测”,谓事先推测,事先的推测;“必”,一定;“邀”,半路拦截;“奋击”,奋力攻打;“于”,介词,在;“大破于吕梁之东”(状语后置句)。

【1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及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尉元认可韩念祖可以做睢陵县令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需要立足文本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分析概括。结合“南济*郡睢陵县人赵怜等辞称念祖善于绥抚,清身洁己,请乞念祖为睢陵令”分析,南济*郡睢陵县人赵怜等人告诉我说韩念祖很善于安抚百姓,为官清廉,请求立韩念祖为睢陵县令。主要是因为韩念祖善于安抚百姓,为官清廉等。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

尉元,字苟仁。尉元十九岁时就以擅长*箭而著称。神麚年间,任虎贵中郎将,做事小心谨慎,恭敬严肃,因从来不懈怠而受到重用。世祖嘉奖他为人宽厚文雅有风度,逐渐升任为驾部给事中。跟随皇帝到沿海地区,被赐予富成男爵位,升任宁远将*。

天安元年,薛安都率徐州叛投我方,请求派*救援。显祖命令尉元为使持节与城阳公孔伯恭一起开赴徐州。申纂谎称投降,尉元知道他们心不诚,就表面上表示接纳,而暗中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尉元于是率部队向前挺进,敌将周凯听说他们来了就逃走。刘或派遣张永、沈攸之等人率兵*安都,在下磕驻扎。张永就分派羽林监王穆之率领五千士兵在武原守卫战略物资。尉元认为张永仍然占据险要的位置,攻守形势相差很远,害怕损伤士兵。于是尉元命令薛安都与李璨等人坚守,亲自率领精锐士兵,出城炫耀武力,分兵攻打吕梁,切断其粮草运输。张永势力受挫,尉元乘胜追击,包围了张永,进攻其城南门,于是张永放弃守城连夜逃跑。孔伯恭、薛安都乘势追击,当时天降大雪,泗水上全部结了*,张永弃船逃跑。尉元预计到张永一定会逃跑,就在他逃跑的道路上拦截,从南北两边奋力攻打,在吕梁的东边**打败了张永。

这时徐州有一个假托姓司马的妖人,自称晋王,蛊惑百姓。尉元派人将他追杀了。延兴元年,暂授尉元为淮阳王。尉元上书给皇帝说:“淮阳郡上党县县令韩念祖开始到任的时候,过去的百姓都叛逃到南方,完全没有一个人。县令安抚招集百姓,爱民如子,从南方来的百姓费系先等先后归顺,民众增加到两百多。南济*郡睢陵县人赵怜等人告诉我说韩念祖很善于安抚百姓,为官清廉,请求立韩念祖为睢陵县令。如果能够任用此人的话,一定能够把那些反叛离去的人招回来,成为一个县。”显祖下令说:“既然百姓有这样的要求,那就听从这一请求吧。”尉元喜欢陈说手下人的好处,大都和这件事相类似。太和初年,出任镇西大将*,治政很得夷人之心。太和三年晋爵封为淮阳王,以对待耆旧硕老的礼节接待他,允许他乘坐挽车入朝,拄着拐杖在朝堂行走。

那年,尉元多次上书因为年纪大而请求退休。尉元到宫廷拜谢,被引见到朝廷,皇帝下令登堂举行慰劳尉元的宴会,赐给他黑*的帽子和白*的衣服。又下诏说:“尉元今年八十岁,应当处在三老的位置。”高祖两次拜见三老,亲自袒臂宰割祭祀的牲畜,端起盛酒的爵馈赠他们。太和十七年七月,尉元病重,高祖亲自去看望。八月,尉元去世。

知识点: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