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

来源:语文精选馆 3.18W

问题详情: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阙就是宫殿外门两旁高出的建筑物。《周礼》中的“象魏”,《春秋》中的“两观”,《左传》中的“观台”,都是阙。古代王宫有五门,最外面为皋门,雉门为第二道门,阙在雉门之外。郑玄注《周礼》说:“大宰以正月朔日,布王治之事于天下,至正岁,又书而县于象魏,振木铎以徇之,使万民观焉。”汉代北阙的*意义,应溯源于此。

汉刚建立时,各地割据势力还没有剪除,萧何负责营建未央宫时,依据厌胜这种辟邪祈吉的方术压制凶顽,只建立了东阙和北阙。西汉时北阙的*意义越来越被看重,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件。如汉昭帝时这里曾发生过冒充卫太子的事件,曾引起很大轰动;汉哀帝死后,董贤曾在此免冠徒跣诣阙谢罪,太后诏书也在阙下宣读给董贤等。

萧何这样建阙,还和*史观有关。《史记》记载,秦的上帝祠中独缺黑帝,而传说中有五帝。刘邦认为自己就是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德之制,是战国时的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的重要内容。“五德终始说”被历代新王朝建立者信奉,来阐释其*的合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据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刘邦则沿用秦的水德之制,水在五行中代表北方,东方为木,水生木。而南方是火,西方为金,火和金与水和木是相克的关系,这也是萧何只建北阙和东阙的原因所在。

汉武帝在太初改制时,改汉水德尚黑为土德尚黄。到了西汉中后期,士人利用汉高祖为赤帝子,当为火德之说,极力鼓吹五行相生说。东汉时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除继承西汉初期的建筑理念,建立了北阙和东阙外,也在南宫也修建了南阙,这和其*史观密切相关。或许受此影响,南阙在*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到东汉时成为专门管理南阙的官员,公车司马令的职责在西汉时都是北阙的*功能。在*地位上,东汉时南阙渐渐超过了北阙。

阙作为一个*符号,闪现着耀眼的光芒。汉代很多名臣都有诣阙上书的经历。汉武帝时,主父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东汉时,冀州刺史朱穆因得罪宦官势力被治罪,“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诣阙上书”,汉桓帝最终不得不赦免朱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而在阙前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并不输“巍巍”帝阙。

(摘编自宋艳萍《汉阙与汉代*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阙本来是皋门、雉门之间的建筑物,史料记载有正月之时悬挂政令、法律条文等于阙的做法,这样阙被赋予了*含义。

B.东汉以洛阳为都城,营建宫阙时,由于*史观的变化,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既建了北阙和东阙,也建了南阙。

C.营建未央宫时,国家还没有统一,萧何只建了东阙北阙,没有在西南两面建门阙,有用厌胜之术压服敌人的目的。

D.西汉时期北阙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意义,一些重要的*事件在这里发生,这里甚至成了一些*势力角逐的舞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为建筑物,阙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如《周礼》《春秋》《左传》都有关于阙的记载,但这时的阙未必就是礼制建筑。

B.刘邦认为自己是秦的上帝祠中独缺的黑帝,建立了黑帝祠,并沿用秦朝的水德之制,他的这种*史观也表现在阙的建筑中。

C.东汉时建立了南阙,在西汉时管理北阙的公车司马令在这时则专门管理南阙,和北阙相比,南阙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D.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说”这种*史观,受到了历代帝王的选择和追捧,秦始皇和刘邦都以此标榜自己统治的合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阙的*地位决定了它的*意义,超过了它作为一个建筑物所承受的功能和作用,受强烈的*因素的影响。

B.在五行中水代表北方,东方为木,南、西分别是火、金,根据火、金与水、木相克的关系可理解未央宫阙门建立取舍的原因。

C.阙作为*符号,反映了当时的*史观及*形势,如东汉宫阙建有北阙、东阙、南阙,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

D.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统治者的*史观给阙赋予了*意义,但那些仁人志士在这里表现出的“锵锵”风骨,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

*1. B“受汉武帝土德制度的影响”错,东汉建造南阙和“汉高祖为赤帝子,当为火德之说”有关。

2. D“受到历代帝王的选择与追捧”错,扩大了范围。

3. C“就表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冲突”错,曲解原文。文中意为“建立了北阙和东阙”是“继承西汉初期的建筑理念”,“在南宫修建了南阙”应该“和其*史观密切相关”。

【回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梅葆玖:梨花落,春入泥

1944年,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的10岁儿梅葆玖第一次登台演出,娃娃调一句一个*。梅兰芳认为梅葆玖京剧方面很有天分,决之让他正式拜师学戏。

与戏班学戏的孩于不同,梅兰芳安排儿子白天在校上文化课,晚上回家学戏。力了让梅葆玖扎实练好基本功,梅兰芳邀请王幼卿等名师到梅家大院专门给梅葆玖授课。

每天清展。周围的人都能听到梅葆玖清脆稚嫩的练嗓声。为 了增加训练难度梅葆玖还踩着高跷在*场上跑圆场,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陶玉芝先生看了有些心疼,就地梅葆玖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攘玖说:“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芦花河》 《祭塔》 《桑因会》 《六月雪》等老戏,梅兰芳让梅葆玖学了二三十出,他要求儿子必须按老师教的唱和做,不可自主发挥。梅葆玖理解父亲的用心:学习老戏精髓是基础。

演了几年戏后,梅兰芳才开始教梅葆玖梅派戏,时他言传身教。

1949年,梅葆玖陪父亲一起到北平,参加第一届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他第一次走进了*城的老剧场,见识了父亲从小生活的地方,也在父亲的引荐下,见到了父幸的大批老前辈与老朋友,那是梅葆玖青少年时代艺术成长最受益的时间。

某种程度上来说,父亲对于梅葆玖的意义,也就像是那一簇在寒夜中闪烁的烛火,有暖意,也指引着前路,看到它,就觉得笃定而稳妥。

1961年。梅兰芳突发心脏病去世。那时,梅葆玖还不满三十岁。

失去了父亲的庇佑与护航,梅家最小的儿子在仓促中承担起了继承与发展梅派艺术的担子,虽然彼时,他还远远意识不到,这样的担子究竟意味着什么。

很多东西,父亲还来不及教给他,但在巨大的惊慌与哀伤中,也还是意识到,自己应该*了。

父亲去世后的三年间,梅葆玖在*京剧院梅剧团的演出以传统老戏为主,就在他扎扎实实演了几年老戏,准备创排新戏的时候,一场浩浩荡荡的运动席卷了全国。老戏与男旦一起,作为“四旧”,被一起“*毙”禁掉。

正值青壮年时期的梅葆玖,几乎在整整十四年的时间内,没有张过一次嘴唱戏,即便是悄悄吊嗓子也不行。

 “*”结束,老戏复出。梅谋玖站在了开台上,即便十四年没有打开的咦于乒不够圈裤清充,但他只要一个亮相,也足以让无数老戏迷泪盈于眨,因为那张教上了粉鉴浓妆的脸孔,实在是太像梅兰芳了。

梅镶玖开始一边演出,一边收徒。他一出一出地恢复起父亲的经典代表作,在全国范围内寻觅着适合演绎梅派的好苗子,绝不是仅仅局限在梨园世家的内部。

世上只有一个梅兰芳,在讲究派别、姓氏传统文化的京剧艺术中,梅葆玖传承的不仅仅是梅派艺木,还有这个姓氏所代表的京剧文化。

去年底,梅葆玖录制了梅派京剧名作 《贵记醉酒》 和 《太真外传》 全本的两张唱片。以梅派的经典剧目用现代的、跨界的方式重新编曲,加入大交响乐队和民乐,在保持梅派唱腔的精髓基础上,用更为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

在京剧世界,像梅氏父子这样均取得极高艺术成就的“父子档” ,少之又少。遗憾的是,梅葆玖又无子女,子侄又赶上八个样板戏的年代、梅派艺术的传承气中梅家人只有梅葆玖,而随着一代传奇梅葆玖今日“梨花落。春入泥” ,梅氏一个世纪的京剧艺术,曲终人散。

(根据《*新闻周刊》《黄河黄土黄种人》《新民周刊》等改编)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写10岁的梅葆玖登台演出京剧,其娃娃腔很受观众喜欢,这些体现了梅葆玖的京剧天分,也说明日常的耳濡目染对人的喜好和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B. 1949 年是梅葆玖京剧艺术成长提高最快的一年,也是他最终成为京剧大师最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他跟随父亲到了北平,受到父亲的很多老前辈和老朋友的教导。

C.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梅派艺术,梅兰芳邵能给予梅葆玖温暖和指明方向,能够让梅葆玖心境安稳,这也是梅兰芳去世后梅葆玖内心哀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D.梅兰芳的去世给梅葆玖带来巨大的打击,失去了庇护和护航的梅葆玖意识到自己要*起来,必须承担起继承和发展梅派艺术的担子,就在梅剧团演出父亲的老戏。

5.文中说梅葆玖是“一代传奇”,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梅葆玖的传奇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6.“*”后登上京剧舞台的梅葆玖在弘场梅派京剧艺术上的具体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理解。(5分)

4.C

5.(!).京剧扮相与梅兰芳特别像.“*”结束,十四年没有登台演出,他的京剧旦角扮相与梅派艺术创始人梅兰芳的扮相特别像,让无数的老戏迷热泪盈眶.

(2).近八十岁还能登台演出旦角.古往今来,很难找到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演旦角,且扮相、身段、嗓音不倒.

(3).他是梅派艺术传承人中梅家唯一传入,并与父亲梅兰芳都取得了极高艺术成就.

6.(1).经典需要传承.十四年过去,人们已经开始遗忘梅派艺术,要想传承梅派艺术,首先是让大家再次熟知,于是梅葆玖开始再次登上京剧舞台,积极回复梅派艺术的经典代表作,让听众尽快熟知梅派艺术.

(2). 注重持续发展.传承需要人才,所以梅葆玖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能够继承梅派艺术的好苗子,并积极培养.

(3).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经典的艺术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变化、所以梅葆玖也对梅派艺术进行创新,用更为现代的方法展现梅派艺术,用跨界的方式录制了梅派京剧名作.

(4).紧紧抓住机会.重新登上京剧舞台的梅葆玖珍惜每一次演出的机会,远赴欧美、日本甚至联合国演出梅派经典剧目,弘扬梅派艺术.

知识点: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型:选择题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