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人手记》经典语录

来源:语文精选馆 2.62W
《殡葬人手记》经典语录

【编辑推荐】

◎本书曾获美国芝加哥讲坛中心奖(非虚构类)和美国图书奖,并于1997年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同名纪录片(The Undertaking)获2008年艾美奖。

◎HBO电视剧《六尺之下》制作人倾力推荐,诗人殡葬师林奇透过殡葬业来讲述一座美国小镇的生死更迭与世事变迁,也折*出现代人的迷惘与缺失。

◎本书译者张宗子老师是散文名家,他的译文忠实再现了原书优美、感人又不乏调侃的行文风格。

——————————————

【内容简介】

◆在一个为某种力量所主宰的世界,并非所有结局都美满,每句话都是吉祥的祝福。但每一次死亡总有一些补救;每一次丧失,总有一个写着我们姓名的复活节;每一次悲伤,总有爱作为安慰。——托马斯•林奇

像所有诗人一样,托马斯•林奇以死亡为主题,但他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密歇根小镇的殡 仪馆从业者,受雇埋葬和焚烧死者。工作之中,他始终敏锐地聆听着透过死亡传达的爱和悲伤的话语。

在这本书里,有在墓畔挥杆的高尔夫球手,有美食家兼疑病症患者,有情人,有自杀,有残酷的、不幸的死亡,也有更多并非残酷和不幸的、令人动容的故事。有的葬礼令人欢欣,有的婚礼却催人泪下。

《殡葬人手记》中充满了见*者和当事者的双重声音。林奇站在生死之间,带着愤怒,带着惊讶,带着畏惧,带着平静,试图一瞥我们所有人终会懂得的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传达了死者对生者的告诫。

——————————————

【媒体及名人推荐】

◆卡夫卡曾说,一本书应当是劈开人类内心*山的利斧。《殡葬人手记》就是如此。

——吉姆·哈里森(Jim Harrison),美国作家

◆林奇的作品肃穆、坦率,不乏黑*幽默,而又略带感伤……一部詹姆斯·乔伊斯将乐于称之为“葬礼喜剧”的书。

——约翰·兰彻斯特(John Lanchester),英国作家

◆制作《六尺之下》的灵感不能归功于我,这个关于家庭殡仪馆的故事首先是HBO的Carolyn Strauss提醒我的。……当我做前期研究时,我发现《殡葬


经典语录

死亡有多重意义。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肌体死亡”;以神经末端和分子的活动为基准确定的,叫“代谢死亡”;最后是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社会*死亡”。

当我们安葬老人时,我们埋葬的是已知的过去。我们曾把它想象得比实际更好,但所有的过去都是一样的,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曾栖身其中。记忆是压倒一切的主题,是最终的慰藉。但埋葬孩子就是埋葬未来,难以控制的,不为人知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可能*,和被我们的梦想所拔高的没好前程。悲伤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坐落在墓园一角和栅栏边的那些小小的坟冢,永远容纳不下心头的伤痛。有些哀伤永生难消。死去的婴儿没有给我们留下回忆,他们留下的是梦想。

为什么我们要瞻仰仪容,为什么人人都关心报刊上的讣告?理由正在于此。 了解总比蒙昧无知好,只道是别人远比知道是自己好。一旦自己成了死者,“你”好不好。皆与己无关。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反正死者也不会在意。 活着的人,受行为习惯和保险计划的约束,当然还会在乎。你瞧,区别就在这里:只因为有人在乎,我的生意才能做下去。生者小心谨慎,时时关切;死者粗心大意,或是漠不关心。不管怎样,他们不在乎。事实就是如此:看来平淡无奇,却是千真万确。

生活就是磨砺,一向如此。活着的圣徒尚不能摆脱尘世的*和刺激、保持贞*的艰难、以及良心的剧痛。一旦永别,一切都随着遗蜕的肉身化为一缕青烟,这正是我要告诉那位牧师的:死者一无所求。只有生者营营不休。

他们继承了一个技术发达的世界,任何东西都比从前效率高,甚至人也如此,但似乎无人洞悉其原因。他们在代理人、处方*和有线电视的关怀下长大,先辈苦苦追求的孤独,他们乃于无意中得之。二十多岁的青年时代,他们关心的不是寻找自我而是如何逃离。流行文化,通俗心理学,让人感觉良好的伪宗教,只会告诉你“别着急,且开心”,照料自己,保护自尊。他们从中得不到任何精神营养,因此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没有学到 如何爱,生孩子只是为了多个伙伴,在日益频繁的*中自相残杀。除了父母留下的精神空虚,他们还要继承的,是将所有费用集于一身的*账单。

如此说来,殡仪不是别的,我们在葬礼上所做的一切,乃是为了我们的生活免于寒冷,免于空虚和无意义,免于嘈杂的胡言乱语和彻底的黑暗。是我们表达惊奇、痛苦、爱和欲望,愤慨和狂怒的声音,是熔铸成歌曲和祈祷的话语。

我心中的资本和苏是写给诗人们看的,他们对我们做的事存有疑问;或是写给读诗的人,他们探求诗意,想知道更多。父亲心目中的书是写给我们这个*森行业的从业者的,他们一身黑衣,在周末和假日工作,将车辆安排好,准备安葬死者的遗体;他们在黑夜被唤醒,有人死了,他们必须匆忙赶去,尽他们的责任。

值得感恩的是,安放在冻土之下橡木棺中的那具躯体,已不再是米罗。米罗变成了他自己的理念,永久的第三人称和过去时态,米罗变成了 他太太寝食难安的根由。我们在常见到他的地方再也见不到他,我们习惯于他在我们中间,现在这习惯破灭了。他成了我们的幻肢,那只已经失去、我们却以为它依然存在的相依为命的手。

但更响亮的却是我们自己的声音,那是我们的自我本能,心理的、生物的、灵魂的、社会的、智慧的本能。没有旌旗,不设偶像,每个生命都在与死亡抗争。每个曾经拍死过野蜂、抓过鱼、*杀过野兽、在垂死者身边陪坐过的人,都知道,生命——在细胞层次上——是如何激烈地反抗死亡。从我们身上发出声音:“不!不要!”

死者一无所求。只有生者营营不休。

我们在殡葬学校学过,生物肌体在死亡发生时,立即开始发热,此一现象称为“死后生热”。细胞继续*,进行新陈代谢,交换氧气和蛋白质,一切照常进行。但由于呼吸、出汗、流泪和放屁等排泄*活动的终止,肌体过热,细胞因此停止工作:时间已到,该收工了!之后,已死的肌体慢慢冷却到室温,比活人的体温低差不多三十华氏度,所以人常常会问:为什么凉透了?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