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自我》经典语录

来源:语文精选馆 1.58W
《*的自我》经典语录
《*的自我》是由R.D.莱恩(英)编写,贵州*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 全书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本书的前3章)对精神病问题作了宏观的生存论——现象学讨论。第1、2章相当于全书导论。在第1章“人学的生存论——现象学基础”中,作者指出生存现象学试图刻画人对周围世界及自身之经验的*质,如果不理解精神*症患者疯狂言行的生存*关系,就无法理解这些言行本身。在第2章“从生存论——现象学理解精神病”中,作者指出,流行的精神病学行话的一个特征是认为精神病是患者在调整过...(更多)

经典语录

所有幸运的人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各不相同的不幸,自然不易得到理解和同情。也许正因为如此,不幸者才显得不幸,或者说,不幸者之所以不幸并不在于不幸本身,而在于这不幸没有幸运地得到理解和同情。

健全与疯狂的判定是由两方面决定的:判断者与被判断者。而人与人总是存在普遍*、绝对*的冲突和误会的。所以当对于某个人的身份认可存在的*过于显著且无法调和时,某一方就会注定被解释为:精神错乱。 具有存在*不安的人在绝望的孤独中体验自己,并且他所体验的自己并非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以不同方式“*”了的人。这时他们就成为了精神**个体。*的方式有两种:与环境的系统关系出现*,自身之间的系统关系出现*。他们没有能力把自己与他人“一同”体验,也无法将自己“置身于”环境中加以体验。结果也许是只有脆弱联系的心与身,也许是两个或多个自我等等。

只有当存在者既*又不孤立,他们之间才会有人的联系。我们既不孤立,也保持*,这就形成了悖论: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和*都是我们生存中的基本层面,但任何特定的个体都不是我们存在的必要成分。这一悖论具有深刻的悲剧*质。

基本的存在*焦虑1吞没:因为感觉生活中任何的人际联系都会使其面临丧失身份及自主*的而产生的焦虑。他们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自己。他们选择孤独,而不是正常的在以**为基础的*和联系之间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平衡。他们害怕被正确理解,他人之爱比他人之恨更令其害怕――因为被爱意味着置身于强制*的承诺之下。2爆聚:现实必然是爆聚的指向内部的*,与现实的任何接触都会使其所能设想的所有身份消失。个体感到自己像虚空一样,他们渴望虚空被填充,但最终又仍是害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只能是无人无物。 3僵化和非人化:个体恐惧被他人变成石头,同时他们感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已被非人化,他们又对他人进行非人化进行自我保护。他人是生存的前提亦是自身存在威胁

如果个体感觉不到自身的自主*,那就意味着,他无法以通常的方式经验与他人的分离以及对他人之联系。缺乏对自主*的感觉意味着,个体感到自身的存在被束缚在他人身上,反过来他人也是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这已经越出了人之关系结构中的实际可能*。这意味着,个体用对他人的存在*依赖(即为了自身的存在而依赖于他人),取代了本真的相互关系和依附。在这样的个体看来,如果不是彻底脱离和孤立,就只有像海贝或吸血鬼一样寄生在他人的身上。

她的父母没有尽其责任,没有让她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即没有给她提供生活的出发点。由于这一点,她就否定自己与生俱来的权利;而我拒绝提供“安慰”,则强化了她的敌对情绪。但唯有拒绝,方有可能使她自身承担起对自己的责任。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说,心理治疗的任务,恰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是对患者自由的呼唤。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则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标志。

个体由是有了自己生活的起点;他的身体对他来说是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他可以作为一个人与其他人交往。如果我们充分确信自身的生存,那么即便我们感到别人的目光不把我们当人而是当作一样东西,我们也不会害怕。

在我们的世界中,精神*症患者不可能不失败。我们局限于自身世界之内,用我们自己的范畴对他加以判断,以为这样就能理解他。他不需要这样的理解,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彻底承认他的独特和差异,承认他的*和孤独以及绝望。

人出生时便具有最基本的确定*,即对存在的去定,这一确定*是所有其它确定*的基础。之后当个体渐渐地可以将自己经验为真实的、鲜活的、完整的、与周围有着明显地区别(界线)拥有身份和意志的自由、具有内在一致*和内在价值体验、具有时间的延续*及空间扩张*,他,就获得了存在*安全的坚固核心。

与世界的自发的、自然的、创造*的关系,是一种摆脱了焦虑之束缚的关系。一旦缺乏这种关系,个体的“内自我”就会产生一种全面的内在贫乏感,到最后,个体会感到自己的内在生活中充满了空虚、死寂、冷漠、枯燥、无能、荒凉、无意义等等。

《圣经》要我们爱自已的邻人,然而如果不知道邻人是谁,也就无法去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爱他抽象的人*。

如果双方的差异足够严重,而且事实上*又无法调和,那么就只能认为,两人之间必有一人精神异常。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