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爱尔兰》经典语录

来源:语文精选馆 9.21K

经典语录

爱尔兰的历史本身就足以成为文学取之不尽的素材。我在羁旅中,更是体会到身边人们的言行、现代社会的脉动、乃至野外的一草一木,都浸透了厚重的传统。每一处地名都联系着传奇,每一则谚语都源远流长。从姓氏到踢踏舞,从肯尼迪到贝克特,从基督教文明到新异教运动,爱尔兰人和文化曾经,也正在深刻影响着世界。可惜的是,对爱尔兰的了解依然颇为贫乏。

《亲爱的老爱尔兰》经典语录

把爱尔兰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因为我是一个坚定的*主义者,云云。但我深知,我学到的所有知识,都无法让我真正地具有爱尔兰人与生俱来的那种随和、浪漫、幽默的气质。这种气质是在悠久历史和多舛命运的淘洗中,由形成现代爱尔兰的各个族群凝炼而成的。这种气质没有产生帝国和广厦,却孕育了我眼中欧洲最美丽和深沉的文学传统。

有钱的时候把钱花 在发掘 保护历史上却不失为一件好事,比挥霍在无谓的战争 上好太 多了。有意思的却是为什么爱尔兰人对自己土地上的 遗迹 如此着迷。个中的原因当然有文化自豪感,有寻根和 *民 族文化源远流长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爱尔兰人和他 们的土 地在精神上的结合确实不一般,而且这片土地确实有 太多的 故事要告诉我们。从迷雾笼罩的史前时*始,到基 督教来 临之后,甚至到现代,古老的诸神和精怪还在田边林 间和人 们的意识深处徘徊,神圣的地貌还无言地矗立着,见 *人和 大地不可割裂的血缘。

问题不仅在于我们需要人类学比较文化的视角,而且文学和生活的关系也远没这么简单。区分作品里哪些是重现生活的“真实”,哪些是“虚构”,并以此为准则来创作,是19世纪现实主义出现以后的事情。对分猪的故事这样的中世纪文学,我们应当看重它折*出来的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和基本结构。不妨说,中世纪的爱尔兰文学就像他们造型艺术上的动物纹饰,只摘取一个社会最具特征的点睛部分加以理想化的夸张描绘,将其他部分忽略不计或一笔带过。

到底什么是“凯尔特”,真正的老爱尔兰是什么情状,我还未曾见过翔实的叙述。虽然北外有爱尔兰语*,对爱尔兰语完全的无知仍使得译著里充斥着荒唐的译名。究其根本,是我们尚未有一双能从爱尔兰真实的历史传统内部观察的眼睛。

隐遁的诸神 经济繁荣的时候,看似源源不绝的金钱让人们在 无论事 业选择和生活习惯上都发展出一些让他们此后不得不 缩紧 裤腰带时后悔莫及的趣味。爱尔兰人也像全球的乐观 * 一样捧热了房地产市场,大肆购买奢侈品;但是“凯 尔特之 虎”的年份留给爱尔兰的不仅是烂尾楼盘、蒙尘的跑 车和巨 额按揭欠款,还有两件别的地方不易看到的繁荣后遗 症:改 行的考古学学生和无处不在的文化遗产中心。

爱尔兰的英雄们让人难以理解:这些人有什么值得赞颂和仿效的?我们社会受希腊以降西方主流哲学影响太深,有时确实很难明白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如果不是一千年后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闻印*了这个故事内在的确有某种人类社会共通的真实的话,读者或会认为麦克达索之猪的故事不过是讽喻小说或重口味的黑*幽默;或会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那样,完全拿这个故事当真的同时却不接受别的社会的价值取向,认为它*了爱尔兰人是一群无法无天的野蛮人,应该用大英帝国的先进文明加以征服。

全人类都有类似的信仰,认为大地的轮廓是由 神明的 身体形成的,不说远的,泸沽湖边的摩梭人就崇拜形 似躺卧的 格姆女神的圣山,三峡曾经的著名景点之一神女峰, 甚至夸父 逐日最后身体分化为天地万物的故事也都属于人类学 和神话 学所称的“身体创世”和“身体象征”范畴。有趣的 是无论具体 的信仰怎样变迁,一些千万年的文化心理沉淀下来, 已经牢固 地构成我们思考和审美的底*,不自觉地引导着我们 对新事 物的解释。

修道院是一项神圣与世俗并重的事业,每在一处建立高墙围绕的修道院,聚居的人口就会提供工作吸引工匠、商人前来;农民愿意在修道院附近租田耕种,因为它不仅为灵魂提供服务,作为一个要塞还在战乱时庇护周边人口,并且在丰年时到市集售卖余粮变得容易,荒年时也可以依靠僧侣的救济。

从20世纪90年*始,依靠低税率和廉价劳动力 富有 起来的爱尔兰在考古项目上非常慷慨,大学和各种机 构得到 了丰厚赞助在全国四面开挖,那个时候到爱尔兰的中 国旅客 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只不过这里的工地都 只是 向下发掘,从没有向上的建树。当被奖学金和光明前 景吸引 来的考古学生毕业时,金融海啸来袭,一夜之间资金 断绝,爱 尔兰乡间又恢复了宁静,只好纷纷转行。

热门标签